Organizations

  • 源于这篇文章: 一行Golang代码引发的血案——全网最详细分析2020年3月Let’s Encrypt证书吊销事故 对于循环变量的理解 type element struct { ele string } func getList() []*string { originMap := []element{ {"A"}, {"B"}, {"C"}, } arr := []*string{} for _, v := range originMap { arr = append(arr, &v.ele) } return arr } func TestWrongReference(t *testing.T) { arr := getList() assert.Equal(t, "C", *arr[0]) assert.Equal(t, "C", *arr[1]) assert.Equal(t, "C", *arr[2]) } 之类可以这么理解: 变量的声明是在循环外面的,所以一直是一样的 变量的内容是从slice里copy出来的,所以每次loop会变 存在arr里的是这个变量内部的地址 ./wrongreference.go:15:3: moved to heap: v .
    Updated March 13, 2020
  • 通过配置文件进行连接的方式: docker run -it -v $HOME/.clickhouse-client/oldch.xml:/root/.clickhouse-client/config.xml yandex/clickhouse-client 当然也可以直接运行这个client的命令: docker run -it yandex/clickhouse-client 如果不要compression,可以这么传: docker run -it yandex/clickhouse-client --compression=0
    Updated February 29, 2020
  • 主流程 main@main.rs topology::start_validated@topology/mod.rs running_topology.spawn_all@topology/mod.rs 这里不仅是新建,也负责diff and adjust spawn_source spawn_transform spawn_sink 概念树 拓扑逻辑 let mut running_topology = RunningTopology { inputs: HashMap::new(), outputs: HashMap::new(), config: Config::empty(), shutdown_triggers: HashMap::new(), source_tasks: HashMap::new(), tasks: HashMap::new(), abort_tx, }; 可以看到vector里的拓扑逻辑较为简单, 核心是in/out
    Updated February 22, 2020
  • sagas背景 Sagas are Long Lived Transactions Sagas are a lot of small transactions Sagas are a Failure Management Pattern 相关论文 redux-sagas是专门用来处理副作用的,这样redux及react的其他部分就可以保持pure的状态 栗子: import { delay } from 'redux-saga' import { put, takeEvery } from 'redux-saga/effects' // ... // Our worker Saga: 将执行异步的 increment 任务 export function* incrementAsync() { yield delay(1000) yield put({ type: 'INCREMENT' }) } // Our watcher Saga: 在每个 INCREMENT_ASYNC action spawn 一个新的 incrementAsync 任务 export function* watchIncrementAsync() { yield takeEvery('INCREMENT_ASYNC', incrementAsync) } sagas使用generator而不是await来等待异步函数,
    Updated February 17, 2020
  • useEffect useEffect( () => { const subscription = props.source.subscribe(); return () => { subscription.unsubscribe(); }; }, [props.source], ); 主要函数同componentDidMount componentDidUpdate, 返回的函数同componentDidUmount, 由传入的source来决定是否触发 useState const [state, setState] = useState(initialState); 按位置挂在状态,所以外层不要有分支,不要有循环,不然可能挂载出错 内容改变后会触发render useRef 同useState,但不触发render function TextInputWithFocusButton() { const inputEl = useRef(null); const onButtonClick = () => { // `current` 指向已挂载到 DOM 上的文本输入元素 inputEl.current.focus(); }; return ( <> <input ref={inputEl} type="text" /> <button onClick={onButtonClick}>Focus the input</button> </> ); } 通常也被用来这样引用Dom树 另外同createRef不同的点是,不会每次render都创建新的 useContext 当前的 context 值由上层组件中距离当前组件最近的 <MyContext.
    Updated February 15, 2020
  • web: image: nginx volumes: - ./www:/usr/share/nginx/html:ro ports: - 80:80
    Updated February 14, 2020
  • 急促的三个短词组 公平,公平,还是tmd公平 三个句子以同样开头开始:排比 平衡 比喻,隐喻 同样的内容,植入不同的比喻甚至可以颠倒黑白 阿拉伯之春 - 中东危机 金融风暴 - 金融危机 夸张 押韵 同影响力原则中的,美的吸引力
    Updated February 12, 2020
  • 组合 把几个元素放在一起操作,同word中的组合操作 标注 可以直接看到间距位置等信息 工作流 把多个页面拼接起来,形成页面间关系 链接区域 有点像以前的热点 全局事件(全局手势) 可以在整个页面设置左滑右滑的行为
    Updated February 10, 2020
  • 对Luna来说,希望她过的幸福是第一个点。 对于幸福每个人理解不同, 我希望的状态是一直处于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,并且通过努力接近这个目标的过程。 根据研究,人际关系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幸福程度,所以我也希望她是跟很多人连接的。 同时我也希望女儿是自信的,能抵御挫折的,对概念认知清晰的,同时如果能有一门乐器娱乐也是极好的。 幸福 其实如果想保持向上的过程,有个方法是可以让这个过程变得容易的,就是将基线定的相对低一些。 还有种说法,叫做预期管理。 不过不管怎么样,这样的路就意味着不断的突破,类似打怪升级的过程。 不管怎样都是一个有意思的旅程。 哈佛大学幸福公开课 连接 这个暂时没想到什么比较好的书, 个人也比较匮乏这方面的进阶本领, 不过有个点很重要,就是不仅读懂字面意识, 而要理解为什么要这么说很重要 概念清晰 暗时间 李笑来的博客及书系列 原则
    Updated February 8, 2020
  • 一些无关的背景 最近想学习一些产品设计相关的知识, 本来想通过axure简单的Mock一些原型, 由于之前看了看dva和umi的知识,也希望实践一下 不过后面发现虽然ANTD官方的设计资源里只有axure, 但是其实内容很单薄,还不如墨刀分享的模板素材库齐全, 另外墨刀的分享做的很好,团队版本的收费也很接地气,所以转向墨刀平台了 ANTD的设计理念,自然,确定 这篇官方文章介绍的很详细, 总结下来遵从的点有: 自然: 复杂事情简单化;简单事情标准化;标准事情流程化;流程事情自动化,万事莫不如此 节能,既要节省身体运动的体力,更要节省大脑思考的脑力 确定 不同设计者在充分理解业务述求后,基于 Ant Design 体系都会有相同且符合当前业务特性的设计产出 自然部分里面有一篇知乎文章的链接很棒,可以看看 关于确定偏向于实操指南一样,灵魂还是在于自然, 知乎的文中提到计划与对比这种偏向于意识的层面,更加耗能。 既然自然的核心是节能,当然是无意识的部分越多越好。 关键点在于 刻意练习(如停车) 减少异常 尽量创造无意识的行为,在意识层次之下完成反馈, 就可以创造极致的心流体验, 总结下来就是:如无必要,勿扰用户 总结 以不让用户进入有意识思考的方式进行设计, 尽量为用户创建心流体验
    Updated February 7, 2020
Next